欢迎光临贵州都市新闻网!

今天是 2025年04月21日 星期一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比厌学更可怕!这股风气正在中小学悄悄蔓延,老师不说但家长一定要知道!

▲ 点击上方 “晓敏青春说 ” → 点击右角“...” → 点选“设为星标 ★ ”


发现一个很扎心的现象:

现在的孩子,都不怎么玩耍了。

没有时间玩;有时间也找不到玩伴;找到玩伴也不知道该玩什么。

最后回到家里,不如打会游戏,还能收获即时的快乐。

一位进化发展心理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

“缺少自由玩耍可能不会像缺少食物、空气或水那样令躯体消亡。

但是会磨灭人的意志、阻碍心智的发展。”

一语中的。

在这个极度内卷的时代,比厌学更可怕的,是孩子越来越不会玩耍。


不会玩的孩子,逐渐枯萎

你可能会说,怎么不会玩?

现在的电子游戏反而空前的丰富,游戏厅、游戏机、手机等等,构建了一个足够诱惑的虚拟世界,让孩子们既能娱乐、交友,甚至还能学习、锻炼。


但,这不是真正的玩。

玩耍的本质,是自由地探索、创造和互动。

孩子能在安全的环境中自由玩闹,情绪和压力,永远有释放的路径,就永远能找回失去的快乐。

而无论是玩电子游戏,还是刷手机,都缺乏这些关键的元素。

它们把孩子框定在让人上瘾的规则和目标里,被动地接受不断刷新的信息流,导致孩子玩了以后,更加疲惫和颓丧。

甚至可能还会损伤他们的思考力、感受力和创造力。

加上原本学业压力就大,找不到释放的出口,孩子反而更容易沉迷在虚拟世界,形成一个越来越懒、越来越丧的恶性循环。

生活上:熬夜、赖床,越来越拖延。垃圾食品上瘾,沉迷电子设备,甚至三更半夜还在打游戏。


学习上,也不爱深入思考了,习惯性回避难而复杂的任务,放弃延迟满足可能带来的更大收获。

更可怕的是,随之而来的精神空虚,以及无处释放的负面情绪带来的挫败感、无力感、低自尊,让本该活力满满的孩子日渐枯萎,完全没有了精气神。

不能说,不能骂,稍微说重一点,就可能抑郁了。

医院的特需门诊,挤满了精神崩溃的孩子。

为防止学生跳楼,教学楼装上了密集的防盗网……


类似的新闻、热搜层出不穷。

这一代孩子的物质条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富足,然而他们的心智却越来越脆弱。

为什么会这样?


玩耍的天性,为何消失了?

仔细追究会发现,不是孩子不想玩,而是他们发现已经“玩不起”了。

李玫瑾教授曾羡慕地对女儿说:“你们这代人比我们幸福。”

不想女儿却说:你是感受不到我们的痛苦。

每天早上7点10分坐到教室,要坐到下午5点半,晚上回家写作业要写到11点半。妈妈,这不是一天,是12年。”

在极度内卷的大环境下,现在的孩子放学回家就是写作业,写得不好可能还要被骂一顿。

周末上好几个补习班,寒假暑假被各种学业上的“加餐加点”安排得满满的。


看到别人都在拼命卷,我的孩子如果还在玩,岂不是会落后?很多家长一瞬间就被“玩耍羞耻”所笼罩。

孩子更是没有了留白和喘息的空间。

回想我们的童年,学习压力太大,挨了批,吃了亏,转头找小伙伴玩上一通。

丢沙包、跳皮筋、斗鸡,去野外玩泥巴、捉蝌蚪、摘桑叶……疯玩一场后,什么烦恼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但现在的孩子,没有时间、没有玩伴,也没有了环境来接触这些最简单纯粹的玩耍,取而代之的是电脑、平板和游戏机。

牛津大学社会人类学家项飙,曾在《十三邀》提到一个让人担忧的新现象:“附近的消失”。

指的是我们建立对世界的感知,越来越通过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原则,而身边的“具体性”不再成为我们理解生活的基础。

导致这一代孩子就好像生活在由学校、家庭、补习班和电子网络构建成的封闭世界。


他们与真实世界的联结很微弱,仿佛被一种设计好的“真空感”、“孤独感”所笼罩,再也找不到生活的意义和学习的兴趣。


玩耍,沉浸式的疗愈

一项心理健康研究显示:

能经常自由玩耍、参加集体活动、享受大自然的被试者,心理状态越积极,也更容易进入学习必备的心流体验。

爱玩、会玩的孩子往往更加活泼快乐,心理也更加健康。

所以玩耍,从来不是浪费时间,而是打开孤独之门,与孩子的内心建立联结的有效途径。

心理治疗中的沙盘游戏,正是这个原理。


从沙盘游戏的名字可以看出,它本质就是玩耍和游戏。

通过沙子、沙具和孩子之间,构建一个“自由且受保护”的真实的玩耍空间。

通过咨询师的观察、记录,以及和孩子、家长的沟通互动,从而激发孩子的创造性,释放压力,获得心理治愈。

当一个孩子走进沙盘游戏室,选中心仪的沙具。当他开始玩游戏,完全沉浸其中时,治愈就开始了。


当孩子沉浸当下,享受体验时,他就从学业和情绪的压力中完全脱离出来。

在这个喘息的过程中,烦恼也在真正意义上,化为了沙盘游戏中享受到的快乐和放松。

这也是“沙盘游戏”给到孩子的积极作用和价值。


关于“沙盘游戏”到底怎么玩,大家可以看这篇文章:


沙盘,续满孩子的杯子

在心理分析师眼里,沙盘游戏,还有更深层的意义。

那就是让孩子在玩耍的过程中,讲述自己潜意识里的心事。

因为孩子挑选的每一件沙具,摆出的每一个空间,都有其象征性的意义。


比如:一个内心缺乏力量的孩子,会喜欢拿一些神仙的沙具,来给自己力量的加持。

一个厌学的孩子,他对沙具中校门口背着书包的孩子,解读为,他不愿意进去。

荣格曾说,除非你让潜意识变成有意识的,否则它将操控你的生活。

沙盘游戏,对孩子而言,提供了一个出口,帮助孩子表达无意识的情感,释放掉不安的情绪。

对于父母而言,更像是一台翻译机,帮助我们看见孩子,与他们的内心建立联结,从而更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心理学家在依附理论中谈到过一个“续满空杯”的比喻。

说的是每个孩子内心都有一个杯子,需要被续满爱和关怀。

“杯子满了,孩子会变得合作、快乐、充满创造力。

杯子空了,孩子会变得不爱合作、愁眉苦脸,不停地制造麻烦。”

而玩耍和游戏,就是那个蓄水池。

当孩子学习受挫、社交压力大、情绪紧张时,他们的水杯就会一点点被倒空。


沙盘游戏中体验到的创造、放松和疗愈,就能很好地发挥蓄水池的作用,把孩子的杯子蓄得很满很满,帮助孩子重建安全感。


游戏心理学家布莱恩·萨顿史密斯曾提醒父母:玩的对立面不是学习,而是抑郁。

玩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体验生活、探索学习的绝佳途径。那些玩不好的孩子,往往也学不好。


为人父母的我们,即使艰难,也请多给孩子创造一些真正的玩耍和游戏的空间。

让孩子在玩耍中重获安全感,找回原本的自信、活泼和快乐。


双12“团体沙盘游戏”限时优惠

正在进行中……

活动 截至12月月底~

如果您想让孩子

缓解学业压力,释放真实情感,

提高社交技能,处理内心困扰,

可以添加小春老师,

预约桔子老师的沙盘游戏咨询~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贵州都市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推荐阅读
  • 2025年四川将首次加入新高考,这也意味着文理科数学将采用同一套试卷,对于传统文科考生而言,难度暴增!近日,有关于四川新高考数学会采用哪套试卷,坊间争论不休,大部分网友认为,四川数学考Ⅱ卷的可能性更大。小编整理了网友们的看法,集中在这几点:[全文]
    2025-04-02 13:33
  • 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内地学生选择赴中国香港求学。这里不仅汇聚了世界一流的高校,还拥有开放包容的学术氛围、极具竞争力的就业政策,以及性价比更高的求学成本。那么,真实的中国香港教育到底是什么样的?名校如何培养人才?国际化教育如何在本土文化中扎根[全文]
    2025-03-21 05:02
  • 这里是金陵河西在这里 我们始终相信:教师成就学校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学校发展的生命力让教师的发展走在前面是我们行动和思考的基点为此 我们期待每一个热爱教育的你加入一起看见与点亮教育的蓬勃生机一同书写与感知温暖的河西故事01学校简介2025 JO[全文]
    2024-12-24 04:27
  • 高二英语只考90多分,带着这个成绩进入高三的话,分数一般会掉到70多。这个分数段主要出现在同步背单词的同学身上,3500词没有及时背完,词汇量大概在2800左右。如果采用刷题的方法,会把大量的时间浪费在猜答案上。由于词汇量不足,刷题往往只能[全文]
    2024-12-17 04:02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5 by 贵州都市新闻网 gzd.shxwrx.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所有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