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贵州都市新闻网!

今天是 2024年04月29日 星期一

关注社会热点

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

算法出错平台担责,广东高院发布个人信息保护典型案例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马嘉璐  广州报道

App未经同意使用微信好友信息、同名同姓被算法识别出错、未经同意发送商业短信、房地产非法采集人脸图像……这些侵犯个人信息权益的行为受到了法律制裁。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施行两周年之际,10月31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下称“广东高院”)发布一批个人信息保护典型案例,为强化个人信息权益保护、规范商业推广行为、维护良好网络空间生态提供司法实践。

算法也会出错,互联网平台担责

2021年3月,某实业公司法人梁某发现自己在某信用信息查询平台上被关联成了多家失信企业的法人,且该实业公司的《信用报告》也被错误关联到了失信企业。该信用信息查询平台的开发方某科技公司辩称,这是其平台算法对与梁某同名同姓但不同身份证号的另一主体识别错误等原因造成的。

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认为,某科技公司对算法技术加以利用的同时,应当对其产生的危险后果承担责任。判令某科技公司作出致歉声明,赔偿梁某等经济损失6万元以及必要支出费用3.1万元。

此外,典型案例中有多起是与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有关。比如,用户改变并拒绝了对某App使用其微信好友关系的授权,但该App仍在使用微信好友信息;在用户未曾提供手机号码信息的情况下,某信息公司向该号码发送营销短信;某房地产未经有关机关许可、也未经客户同意,采集并存储客户人脸信息。这些行为均被法院认定为侵犯个人信息权益的行为,被判处法律责任。

公益诉讼剑指大规模侵权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发布的典型案例中,有两起为公益诉讼。

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检察院与郑某等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案,是全国首例涉人脸信息保护民事公益诉讼案件。2020年9月始,郑某向任某等三人出售大量公民身份证号码、照片等信息,用于制作虚假人脸动态识别视频,解封微信账号、验证工商类等政务APP的实名认证,从中非法获利。同时,郑某等四人利用“蝙蝠”软件“阅后即焚”功能删除大量信息和交易记录,导致受害人数量、身份、信息去向、用途均无法核实。

广州互联网法院判定郑某侵害了不特定公众的信息自决权,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广东高院认为,本案确立了大规模个人信息侵权中造成损害的认定标准,创新提出“恢复性司法+社会化综合治理”路径,对教育震慑非法处理个人信息行为、推动构建科技向善治理模式具有积极意义。

另一起公益诉讼案件与倒卖实名认证手机卡有关。赵某利用手机卡开户承包商的身份,非法获取的实名认证手机SIM卡1000多张出售给他人。2019年10月,赵某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抓获归案,在刑事责任之外,东莞市人民检察院还提起了民事公益诉讼,最终法院判决赵某向社会公众公开赔礼道歉,支付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及公共利益损害赔偿款3万元。

(作者:马嘉璐 编辑:张雅婷)

App广东省 新浪众测 新浪众测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相关新闻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贵州都市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推荐阅读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4 by 贵州都市新闻网 gzd.shxwrx.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网站所有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